|
这是流传在曲阳县的一首民谣。“打”雕刻是曲阳方言特有的说法,这个乍听有点多余的“打”字,细体味却极生动。曲阳雕刻那两千多年的历史,曲阳匠人那挥锤理錾的形象,因了这一个“打”字,清脆地、清晰地、轻易地穿越时空而来。千百年来,雕刻技艺在曲阳大地延延相传,一代代石雕艺人们用手中的铁锤和钢钎打造出无数的雕刻精品,用精美的石头谱写着雕刻文化的绚丽乐章。在那些雕刻大军中人才济济,高手林立,王树昌大师就是其中佼佼者,作为领军人物,他给雕刻行业的发展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……王树昌,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,高级工艺美术师,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。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卢进桥大师,潜心学习牙雕、石雕、木雕技艺,掌握了曲阳传统雕刻技艺的精髓。 1965年高中毕业后,王树昌开始跟随曲阳汉白玉雕刻大师、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卢进桥学习石木雕刻技艺,得到了卢进桥大师雕刻技艺的真传,并在多年创作实践中,深得中国传统雕刻艺术之精髓。在多年的创作实践中,王树昌灵活运用圆雕、镂雕、浮雕等艺术手法,把中国古代庙堂雕刻艺术的写意性、西方古典雕塑的写实手法以及现代雕塑的抽象风格,融入传统雕刻创作,一锤一凿中,将汉白玉的天然特性发挥到极致,创作的石雕作品似石非石,似玉非玉,气韵生动,极富艺术张力。 从艺数十年来,王树昌坚持以传承、弘扬我国雕刻技艺为己任,注重德艺双修,不断课徒授艺,已培养了大批雕刻人才。为弘扬雕刻文化,传承工匠精神,2016年5月,中国工艺美术协会、中国工艺美术学会联合为其在曲阳主办了“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树昌从艺五十周年精品展暨高峰论坛”。 走进王树昌的艺术世界,其雕刻作品或栩栩如生或浑然天成,无不透露着艺术的气息:圆润玲珑汉白玉弥勒佛石雕笑脸迎人,莲花玉如意驯兽观音像线条流畅细腻,琵琶仙子发髻丝丝可见、造型飘逸灵动。一手执酒壶、一手持蒲扇、左脚搔右脚的济公雕像栩栩如生。五十年风风雨雨,筚路蓝缕;五十年兢兢业业,勤勤恳恳,王树昌先生深得中国传统雕刻艺术之精髓,以精湛的技艺传承中国文化,以经典的作品诠释着中国工艺美术的辉煌,以厚道的人格引领大国工匠精神,德艺双馨,实乃业界楷模,一代风范。
|
|